我国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呈现三大新动向
受益于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环境和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国内机床工具行业出现了技术长足发展、投资热情高涨的局面。数控机床作为国防军工的战略装备,是各种武器装备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国防军工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然而,振兴数控机床产业对机床工业而言却有着一定的难度。发展数控机床所需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的核心,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将出现以下动向:
1.复合加工技术应用更加广泛新型复合加工机床如车铣和铣车复合机床、车磨复合机床、齿轮加工复合机床、车铣复合与5轴联动结合机床等产品不断涌现;重型机床增加多功能附件和转台等,复合化加工趋势明显;金属切削与特种加工复合有了新进展,激光、电加工与切削加工复合技术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推广应用。复合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工艺流程产生重要影响。
2.直驱技术应用速度加快由于电力电子和数控技术的进步,以及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光栅检测等部件的成熟,直驱技术在数控机床的应用速度加快,国外多家机床企业的新产品已使用直线电机驱动。直驱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推动数控机床的结构改变和性能提高。
3.微制造技术崭露头角微制造(Inter-Micro)是指一种高效、绿色、高精度微制造新技术,用于加工3D形状的各种微型零件。目前,在欧盟的资
助下,由德国、意大利等有关国家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组成的研究小组已经取得相关成果,如:超精密5轴联动微型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工具加工技术设备等。微
制造技术具有很大应用潜力,应该引起业界的关注。
我国硬质合金刀具中低端产品加速行业分散化
中国的硬质合金刀具市场是少有的、真正能称得上“全球化”的市场。不要说行业里小有名气、有一定规模的刀具公司已悉数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找了代理商进行销售,就连只有二、三十名员工的德国小公司也把其刀具卖到了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刀具产品。
“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源于刀具产业本身的门槛并不高,很多小企业架起几台车床就开工生产,而在整个行业景气的时候,中低端市场的产品一度供不应求,也客观上加速了行业的分散化。”
据介绍,今年行业形势发生了变化,很多中低端企业的日子就开始变得不好过。但总体来看,刀具属于消耗品,即使没有新的机床投入生产线需要新的刀具,老的机床同样需要刀具产品,今年的特点是在大面积消耗库存。
我国刀具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企业也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工具行业高增长率中含金量并不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生产劣质产品获取暴利。
近年来,我国多个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发展给刀具带来了新的要求。如汽车刀具
必须具有高效、高稳定性和专用化的特点,而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前进,新的要求应运而生,从技术上来看,主要有重载化、复合化、特殊化、标准化、高速化及品种多元化的趋势。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随着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广泛应用,如何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刀具进行高效高质量切削加工已经成为一个
非常重要的行业性话题。
在深圳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各行业不得不提升质效来平衡用人的成本,而机器人工作的出现,将很大地解决用工问题, 机器人在食品加工机械领域的作用,未来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包装业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在技术发展上朝着机械功能多元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控制智能化,结构高精度化等几个方向发展。”东莞市机
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表示,食品产品已趋向精致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产品越来越少,而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日益成为主流。国内食品生产厂
的大部分包装工作,特别是较复杂的包装物品的排列、装配等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操作,难以保证包装的统一和稳定,可能造成对被包装产品的污染。机器人的应用能
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真正实现智能化控制。
目前已有企业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车间仅有先进的机械设备高速运转,这让很多企业心生羡慕。然而,不断学习引进新设备才是企业创新发展可持续的关键。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要学会利用网络智能化发展企业。
姓名: | 温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929480028 |
业务 QQ: | 87915346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
电话: | 0769-82826580 |
传真: | 0769-82826580 |